季深的微博,強調了“連夜”二字,網友不是傻子,一點就通。
群情更加激憤。
事情飛速發酵,不到24小時,拿下各大新聞媒體網站的熱搜top10。
本來大家是不相信夏珊的。
看了葉無雙和季深的微博後,懷疑起了汪海洋父子。
“連夜趕去警局”什麽的,確實太不對勁了。
萬一汪海洋父子真的相互勾結,仗勢欺人,摧毀了證據,那豈不是很可怕?
由於涉事人的身份,一個比一個特殊,此事驚動了上級。
上級第一時間立案調查。
不久,先宣布了一件事:
“汪忠義(汪海洋之子)涉嫌違規操作,予以停職調查處分,待調查結果出來再做進一步的處理。
”
網友瞪大眼睛。
“真的違規了,太可惡了!
”
“希望早點查清楚,一定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壞人,也不能誣陷任何一個好人!
”
“本來挺寒心的,沒想到上級這麽快就處理了,我相信上級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!
大家稍安勿躁!
”
“看來汪海洋父子真的有鬼。
”
後面這條評論沒發出來多久,就被汪海洋的推崇者圍攻了。
“笑死,上級都說了是‘違規’,不是‘犯法’,你瞎嗶嗶什麽?
”
“不允許人家著急自己的父親被打,一時衝動做了錯事嗎?
”
這也是汪局長面臨上級質問時,給出的答案。
他一臉後悔地說道:“我對不起上級的信任,我有錯,我接受上級的處分,配合上級的調查。
但我真的沒有摧毀任何證據,我隻是一想到我父親都七十歲了,為國為家辛苦了一輩子,卻被人打還被人汙蔑,就忍不住……”
前來調查的同志面面相覷。
覺得這話說得也在理,但該調查的還得調查,並告訴汪局長:
“不管你多著急,都不是你身為局長,帶頭犯錯的理由,就算調查結果顯示你沒有摧毀證據,這個局長,你也當不了了。
”
言外之意:下放。
汪局長怔了一下,表情複雜地點頭,心裡把季深和季家罵了個狗血淋頭。
他走後,同志詢問旁人:“汪院士那邊怎麽樣了?
”
旁人回答:“說是身體不舒服,頭暈腦漲,躺在床上休息,暫時不能接受調查,希望我們的人耐心等等,還像我們道歉。
”
這一番行為,怎麽看,都不像壞人。
“那再等等。
”同志隻好配合。
對方上了年紀,還被揍了,等等也無可厚非。
同時,夏珊更新訴求。
她公開喊話:
“我的證據被汪海洋的兒子摧毀了,但警局有監控,我要求調取監控,讓大家看看我的‘證據’,是怎麽消失的!
”
隻要能證明汪局長摧毀了證據,那汪海洋的罪名,就坐實了。
實際上,不用夏珊喊話提醒,上級派來的人已經考慮到這一點。
他們早早坐在電腦前,要命的是,昨晚11點,到11點10分,警局監控是空白的。
沒有夏珊所言的“銷毀證據”片段。
隻有葉無雙和夏珊報警,和後來汪局長和季家針鋒相對的畫面。
喊來臨時掌控局面的警局副局長欲哭無淚:
“同志,我們上個月就上報了昨天晚上會關閉監控,更新監控系統,不信你看文件。
”
這事也太離譜了,正好卡在監控更新的時間段。
上級派來的人接過文件翻看,也懵了。
這找誰說理去?
他們隻好如實對外公布這件事。
網友同樣一頭霧水。
“也就是說現在不確定,夏珊口中的證據是否是汪海洋的兒子銷毀的?
”
“但監控關閉的那十分鍾,是上個月就確定了的,可見不是蓄謀已久。
”
“為啥早不更新,晚不更新,偏偏十一點十分更新?
”
“因為深夜犯罪率高,這個時間是深夜前的分水嶺,案件相對少一點,更新最好。
”
“隻能說……很不湊巧吧……”
“那現在怎麽辦?
是不是查不了了?
”
-
警局,上級派來的人問副局長:“昨夜值班的警察都到齊了嗎?
”
副局長點頭:“都齊了。
”
“取證室的那名女警察呢?
”
“也來了,等著你們去調查呢。
”
經過一番審問,事情沒有進展。
女警察也說:“我離開前,證據還在,剛要開始第一步的拍照,被局長趕走。
剩下的不知道了,當時隻有局長和夏珊在裡面。
”
汪局長和夏珊都被傳喚。
夏珊說是汪局長摧毀的。
汪局長說夏珊趁自己轉身的功夫,搶先一步把證據摧毀了。
雙方各執一詞。
上級派來的人調來測謊儀。
夏珊通過。
汪局長也通過。
這可把同志們弄頭暈了。
“測謊儀到底隻是儀器,無法準確讀懂每一個人的內心。
”
“那現在怎麽辦?
”
“要不……給汪院士也做個測謊儀?
”
“你省省吧,汪老什麽身份?
人家願意配合調查已經很不錯了,上測謊儀不是擺明了羞辱他老人家嗎?
你不怕他……那什麽嗎?
”
厲害的科學家,尤其是物理、化學、生物方面的科學家,是全球的寶,每個國家都削尖了腦袋想要。
一個物理學家,換五個師的兵力的事,也不是沒發生過。
倘若汪海洋因此事對國家心灰意冷,接受了別的國家拋來的橄欖枝,換國籍走了。
這損失,誰賠?
上級也很難辦啊。
同志說:“先等汪老休息好了,再問問吧。
”
隻能這樣了。
-
夏珊長微博爆火的同時,也讓“汪海洋”這三個字,高頻率出現在大眾面前。
在此之前,人們對他的了解並不多,隻知道他在物理方面很厲害,國際都有名。
具體有多厲害,近些年在研究什麽,又有什麽研究成果,知道的人很少。
這就導緻了大批的科普文案和視頻出現。
標題大都是:汪院士憑什麽是夏國第一物理學家。
內容也大都圍繞“能源”展開。
眾所周知,一個星球的能源和資源是有限,當賴以生存的東西耗盡,這個世界該如何維持運轉?
開發新能源,移民、航行外太空,是唯一選擇。
“我們的旅途是星辰大海”這句話,也從不隻是一個梗。
可是想在外太空旅行,太困難了。
光是燃料問題,就足以限制距離。
而汪海洋這幾十年研究的“可控核聚變”技術,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
如果汪海洋成功研究出來,那人類科技文明,就要翻個大篇章,晉升真正科幻小說裡的新紀元了。
全世界也公認,“可控核聚變”的技術,是全人類的希望,是如同鑽石一般無比珍貴的東西。